首页名医简介团队成员学术思想临床医案弟子传承图文资料
您当前的位置 : 医疗管理 >> 全国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学术思想
甜瓜蒂治疗黄疸的古籍考略
2023-08-02 10:11

  【摘要】古代名家医籍中有很多用于治疗黄疸的记载,或单药或与其他中药配伍,研末吹鼻,有“黄水出立瘥”之功效。但现代临床使用甜瓜蒂治疗黄疸并不多见,因此本文查阅从汉至今的医籍,对甜瓜蒂退黄之功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甜瓜蒂治疗黄疸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使其能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肝胆病证,主要是由湿热疫毒等外邪引起。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阐述了黄疸的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湿邪[1]。明代医家孙文胤在《丹台玉案》中提到:“黄疸之症,皆湿热所成,湿气不能发泄,则郁蒸而生热……二者相助而相成愈久而愈藏者也。”阐释了黄疸是由湿热之邪在体内相互作用而致病[2]。甜瓜蒂,又名苦丁香、瓜蒂、瓜丁,是葫芦科甜瓜属植物甜瓜的果蒂,夏秋季果熟时采收,剪取青绿色瓜蒂阴干,以色黄褐、味苦者为佳,生用或炒用。本品苦寒有毒,归胃、胆经,功善涌吐痰食,祛湿退黄[3]。古籍中对于甜瓜蒂治疗黄疸的记载颇多,且有奇效,因此本研究通过查阅医书古籍,对甜瓜蒂关于退黄的历史记载、用法用量进行考证,并归纳、分析,以期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甜瓜蒂退黄的历史考略

  甜瓜蒂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主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表明了甜瓜蒂祛湿涌吐之功。而有关甜瓜蒂治疗黄疸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瓜蒂汤,治诸黄”的记载。

  1.1唐朝时期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论述[4]“凡遇时行热病,多必内瘀着黄,但用瓜丁散纳鼻中,令黄汁出,乃愈。即于后不复病黄者矣,常须用心警候,病患四肢身面微似有黄气,须用瓜丁散,不得令散漫失候,必大危矣”,“黄胆,目黄不除,瓜丁散方:瓜丁细末,如一大豆许,纳鼻中,令病患深吸取入鼻中,黄水出,瘥”,其中的瓜丁即是甜瓜蒂。王焘的《外台秘要》中也提到[5]“瓜丁细末如大豆许,纳鼻中,令病患深吸取入鼻中,黄汁出。”这个时期,甜瓜蒂以单药散剂的形式出现,纳鼻中,治疗时行热病导致的黄疸或复病黄疸,或运用瓜丁散截断病势,,防止出现黄疸危重症候。

  1.2宋元时期

  《太平圣惠方》中提到[6]“以瓜蒂七枚杵末,如大豆许吹两鼻中,令黄水出,残末水调服之,得吐黄水一、二升,瘥。”而许叔微在《伤寒九十论》湿证发黄这一则医案中记载[7],“用瓜蒂、赤小豆、秫米各二七枚,研末,取大豆许内鼻中,缩鼻当出黄水,但不可吹入鼻中深处”,他十分推崇《伤寒论》,并将其融会贯通,综合诸家言论,用于临床。在这则医案中许氏将仲景“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的理论与外台删繁证中“治天行热毒,通贯脏腑,沉鼓骨髓之间,或为黄疸,须瓜蒂散 ”之方相结合,用瓜蒂散吹鼻治疗黄疸。郭雍在《仲景伤寒补亡论》中论述[8]“治黄疸,鼻中取黄汁,宜瓜蒂、赤小豆、秫米末,名瓜丁散”;《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中也有“瓜蒂和小豆、丁香吹鼻治黄胆”的记载。到了宋元时期,甜瓜蒂多与其他药配伍组成复方使用,治疗黄疸。甜瓜蒂苦寒,如《素问》中记载: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苦伤气”,易损伤脾胃,必用谷气以和之,与赤小豆、丁香或秫米等配伍,因赤小豆性平,味甘、酸,下行而止吐,取为反佐,制其太过也;丁香性温,温中降逆,可防甜瓜蒂的苦寒之性太过;而秫米、黍米一类能够益气补中,和胃安神,这些配伍都能减少甜瓜蒂的苦寒之性对人体正气的损伤。还有些记载甜瓜蒂也常与茵陈、栀子等清热利湿药配伍,共奏祛湿退黄之效。

  1.3明清时期

  《普济方》中记载[9]“时气发黄,取甜瓜蒂七枚,为末,用一大豆许,吹鼻孔中,令黄水出,残末水调服之,得吐黄水一二升即瘥。”胡瀅在《卫生易简方》中论述[10]“治黄胆遍身如金色,用青甜瓜蒂四十九个,须六月六日采者,丁香四十九个,以甘锅子烧烟尽为度,研末,用一字吹鼻中及揩齿,仍令深吸,取鼻出黄水立瘥,小儿吹半字”,这里使用的可能是鲜的青甜瓜蒂,故他提出将青甜瓜蒂用坩埚子烧至烟尽后研末再吹鼻,去除鲜青甜瓜蒂的水分,以便入药;给出了甜瓜蒂粉吹鼻的准确剂量为“一字”,儿童甜瓜蒂粉吹鼻剂量减半,只用“半字”,符合现代儿童用药标准。孙志宏在《简明医彀》中记载[11]“甜瓜蒂为末,口含水,吹三分入鼻中,流出黄水,效”,这里提出吹鼻时需口含冷水,可能为了降低甜瓜蒂对空腔黏膜或是咽喉部的刺激性。

  鲍相璈在《验方新编》中论述[12]了“用苦丁香一两炙,研末,嗅鼻内,一日数次,或搓丸塞入鼻中亦可”,这里又给出将甜瓜蒂粉末搓成丸塞入鼻中的方法来减少甜瓜蒂的刺激性,也可防止甜瓜蒂粉末飘散。张秉成在《本草便读》中论述[13]“瓜蒂即甜瓜蒂,以色青味甜,可供果馔者为佳,待瓜熟后,取蒂连柄半寸许,曝干用之,味苦性寒,入肺胃,功专消水化热,治黄疸”,提出了甜瓜蒂以色青味甜者为佳的观点,这与我们现今采取青绿色瓜蒂进行炮制入药所一致。可见明清时期,甜瓜蒂末吹鼻治疗黄疸的认识更为完善,指出了甜瓜蒂的优品—青瓜蒂,从之前的模糊定量转为有度量的准确定量,并确定了儿童用药剂量,同时认识了其不良反应,并积极采取措施来降低不良反应。

  • 甜瓜蒂退黄用法用量考略

  查阅古医籍,其中甜瓜蒂的使用剂量有“豆许”、“方寸匕”、“一字”等(表1)。其中出现最多的是“豆许”和“一字”。豆许是如黄豆粒大小,那么一字是多少呢?据郭正忠先生[14]考证,作为方药计量单位,“字”在宋金时期的医药典籍记载尤为多见,如《小儿药证直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其医方末尾常见“每服一字至半钱”,“每服一字”等服法说明。其中《刘氏家传》记载的〈朱砂散〉用法为“量大小,下一字,或半钱,或三字”,所以一“字”的量应该轻于“半钱”,而“三字”又重于“半钱”。明代医家郎瑛在《七修类稿》解释说:“一字者,即钱文一字,盖二分半也。”郎瑛所提到的“钱文”,是指钱币上刻铸的文字,所谓“一字”是指药末遮住一文铜钱上面一个“字”的药量。中国古代的钱币,大多刻铸四字,四字的位置都作等距离安排,将钱币一分为四,每字皆占一钱的1/4位置。按钱分厘制计,一字即为二分半,或0.25钱,晚唐宋金时代大斤官秤,其一钱约重4克左右多大斤市秤,每钱约3.7 克左右,当时大斤官秤一字之重,约1克左右,其市秤一字之重,约0.925克左右,或1克以下。现今甜瓜蒂入丸散剂一般使用范围在0.3-1g,研末吹鼻时,待鼻中黄水出即可停药。

  表1 甜瓜蒂用量用法表

  古籍

  作者

  用量

  用法

  《千金翼方》

  孙思邈

  大豆许

  纳鼻中

  《外台秘要》

  王焘

  大豆粒

  吹鼻中

  《圣济总录》

  宋太医院编

  一字许

  口含水,吹鼻中

  《仲景伤寒补亡论》

  郭雍

  一字

  吹鼻中

  《证类本草》

  唐慎微

  大豆许

  纳鼻中

  《卫生简易方》

  胡滢

  成人一字,小儿吹半字

  吹鼻中

  《普济方》

  滕硕、刘醇等

  大豆许

  吹鼻中

  《医学纲目》

  楼英

  豆大

  纳鼻中

  《医学入门》

  李梴

  方寸匕

  吹鼻中

  《简明医彀》

  孙志宏

  三分

  口含水,吹鼻

  《杂病广要》

  丹波元坚

  大豆许

  内鼻中

  • 甜瓜蒂退黄给药方式考略

  古医籍中所记载的,甜瓜蒂治疗黄疸给药方式大都是研末后通过鼻粘膜给药,而鼻粘膜给药类于“静脉给药”,有别于传统口服药物治疗,开创了先河。中医认为,鼻乃清气出入之道,属清窍,将甜瓜蒂通过鼻腔给药,刺激鼻腔粘膜,使其被鼻粘膜吸收,循经入络直达病所,达到祛湿退黄的目的。研究表明,药物经鼻粘膜吸收后可直接进入体循环,避免胃肠道中的酶对药物的破坏和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可减缓对药物药效的降解,提高了生物利用度[15]。且甜瓜蒂有小毒,口服过量易中毒,通过鼻腔给药可避免甜瓜蒂过量引起的中毒。

  4.小结

  甜瓜蒂在古医籍的记载中,退黄功效颇佳,主要通过鼻粘膜给药,吹鼻剂量为1g左右,鼻中黄水出即停。贾建伟教授等曾用甜瓜蒂经鼻黏膜给药治疗顽固性黄疸,患者血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下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6],充分说明了甜瓜蒂在治疗黄疸上具有独到之处,可以发挥显著的疗效。甜瓜蒂治疗的黄疸为“阳黄”,但具体是“湿重于热”还是“热重于湿”,我们还未可知,还需进一步探讨。甜瓜蒂是向果实输布营养的重要部位,蕴含了丰富的养分,集精华之所在,具有非常强的生物活性。我们引申思考蒂类药物是否都有较强的生物活性,这为开发新药提供了很好的方向。甜瓜,蒂苦而瓜甜,充分说明了事物具有两面性,这是否与中医“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等理论相一致呢?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研读古医籍,挖掘古方,并与现今的科学技术结合,对甜瓜蒂治疗黄疸进行深入研究,为古方新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充分发挥祖国传统中医药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 张伯礼,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20
  • 孙文胤撰,丹台玉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04
  •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505
  • 孙思邈.千金翼方[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67

  [5]王焘.外台秘要[M].北京:华夏出版发行社,2009:99

  [6]王佑.陈昭遇.郑奇.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09:451

  [7]许书微.伤寒九十论[M].中国医学大成4伤寒九十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8

  [8]郭雍.仲景伤寒补亡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16

  [9]朱棣等编.普济方第3册诸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130

  [10]胡瀅.卫生易简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80

  [11]孙志宏.简明医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338

  [12]鲍相璈.验方新编[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53

  [13]张秉成.本草便读[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173

  [14]郭正忠.唐宋权衡“字”名考[J].文博,1993(02):35-38.

  [15]陈厚云,徐秦岚,郭安臣,王群.脑靶向性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18,27(03):52-54.

  [16]贾建伟,杨积明,袁桂玉,李谦,马莹,赵洁.甜瓜蒂经鼻黏膜给药治疗顽固性黄疸[J].天津医药,2004(06):345-346.

 
 
Baidu
map